楼主: root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全醒示] 2010年陕西地区户外事故统计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2:41: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23:两辽宁驴友鳌山迷路三天两夜太白县耗时30小时成功营救

7月23日,两名辽宁“驴友”在秦岭主峰太白山--鳌山进行穿越探险时,误入迷途,陷入绝境。太白县政府派出搜救小分队,顶着罕见的狂风暴雨,越过第四纪冰川遗迹“秦岭无人区”,生死驰援3500米高峰。请看-- 7月23日至25日,亘古沉默的秦岭见证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生死大搜救。一幕题为“尊重生命”的人生大戏,以秦岭第一高峰太白山和第二高峰鳌山为舞台,在如磐的风雨中,在冰川遗迹嵯峨的石林中,在坚持的奇迹和不懈的努力中,荡气回肠地上演。当误入生命禁区的辽宁探险者彷徨在生死边缘的时候,陕西宝鸡太白县的搜救人员向他们伸出了充满温度和力度的“援手”。彼时是25日晚9点,距离他们发出求救信号刚刚过去30个小时。看到了生的希望的两位东北大汉抓住搜救人员的手泪流满面,连声说:“谢谢!”年轻的搜救队员胡伟则略带羞涩地说:“不用客气,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求救电话从3500米高峰打来

 7月23日,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暴雨突降太白县。大雨如注,山洪奔流,全县上上下下全力以赴抗洪抢险。 下午3时,太白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电话骤然响起:“我们是辽宁的探险者……被困太白梁……我叫王振宇……请求……救援!”电话信号断断续续,飘忽不定。 海拔3767米的太白山是秦岭第一高峰,海拔3476米的鳌山是第二高峰,这两座山峰分别位于我市毗邻而居的眉县、太白县境内。穿越鳌山--太白山是许多户外探险者的终极追求,每年来此探险的“驴友”络绎不绝。然而,贯穿“鳌太”的太白梁海拔超过3500米,地势险要,是生命禁区,许多“驴友”行至此处便望而却步,收拾起行囊返回,“死亡之谷”的恐怖名号因此不胫而走。今年元月,西安一位女性探险者横穿太白梁时不幸失踪,至今杳无音讯。 “一名驴友在太白梁迷路,情况万分紧急!” 太白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迅速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了这一事件。此时,县上主要领导正在全力指挥防汛抢险。获悉这一消息后,县委书记贺东要求:尽一切努力,全力救援。副县长毛秋梅迅速召集县生态办副主任高宝宏,县公安局纪委书记强永生,制定救援方案。高宝宏和强永生有着丰富的山地救援经验。经过紧急磋商,他们弃用“撒网救援”大兵团模式,决定组建搜救小分队,实施“定点搜救”。 莽莽秦岭,华夏龙脉,分界南北,地域广阔,仅太白梁就方圆百里,“定点搜救”听起来让人匪夷所思。救人如救火!高宝宏、强永生马不停蹄地组建搜救小分队:王高明,34岁,黄柏塬核桃坪村药农。背着药锄,走遍秦岭的山山水水,百里太白梁,他了如指掌。 李智勇,53岁,黄柏塬核桃坪村药农。六岁进山挖药,一双铁脚板踏遍太白、鳌山的沟沟岔岔,眼蒙布带,进山都不迷路。 “南山吉祥”46岁,真名解若云,太白县户外协会副会长,资深“驴友”。 “小妹”30岁,真名刘梅,“人在旅途”QQ群资深“驴友”,擅长户外医疗救助。 胡伟,24岁,太白县生态办工作人员,体格健壮,身手矫捷。当晚12时,搜索小分队7名队员在太白山下汇集。 太白县搜救小分队7名队员能否从烟笼雾罩的太白梁上救出被困人员?他们的救援壮举能否旗开得胜?    

七勇士风雨鳌山30小时

药农王高明了解到失踪人员电话求救的情况后,一口咬定:失踪人员的大致位置在太白梁曾子号。他说,只有在曾子号一带,手机才能接受到偶尔飘来的电话信号。记者采访时,怎么都难以接受这么神奇的说法。偌大的山峰,你凭啥能搞清楚哪里有手机信号?然而,事实证明王高明的推断完全正确。30个小时后,搜救队员就是在那里找到了两名迷路的探险者。王高明,实在是“高明”! 24日凌晨5时,太白县救援七勇士从眉县汤峪口出发,向神秘莫测的太白梁挺进。此时,太白山上风雨如磐,雷电交加。车停在下板寺,坐索道到上板寺,步行到拜仙台。路断了,七名救援队员沿着兽迹鸟道,一路逶迤而行,直抵大爷海。此刻,山顶区域的风力已达七八级,狂风夹带着雨和冰雹扑面而来,搜救人员只能趁风向转变、风力减小的空当,猫着腰沿背风线路缓慢攀行。经过两天的冰雨风刷,石块上已根本无法站立,搜救队员只要稍一挺身,便可能被大风吹倒、跌落。搜救人员身上所披的雨具似乎像一对张开后被冻僵的翅膀一样,支楞在身后,根本无法抵挡暴风雨的侵袭。而炸雷更仿佛就在头顶炸响,“小妹”向记者谈及那些情景时仍是心有余悸:“真怕被雷给劈了!” 到达大爷海时,已是下午3点。7名搜救队员在太白山休整一番,年轻力壮的王高明和胡伟两人继续前行,其余5人留在大爷海保护站的铁皮房内后援救助。 再往前行便是四十里跑马梁和万仙阵。此地已属无人区。裸露着的、毫无植被覆盖的巨大石阵,像一张望不见头的地毯一样,从太白山主峰拔仙台下以近四十度的倾角向山下倾斜铺去。据传此地乃姜子牙破“万仙阵”的古迹,万仙化作万颗巨石。雾起雨落,一派氤氲之中,哪里还辨得清东西南北。历朝历代不知道有多少探险者在此迷失方向,陨命万仙阵。在王高明的带领下,两人顺利穿过万仙阵,来到太白梁。 踏上太白梁,胡伟边走边喊:“王振宇,您在哪里?”对面山梁上,隐隐约约有应答之声,王、胡两人大喜,再喊时,却无回应。两人商定,失踪者应该在附近,先扎营,再作打算。

灯语交流失踪者获救

也许是老天怜惜,肆虐了数日的狂风暴雨停歇了下来。是夜,皓月当空,山中的能见度非常好。 “灯光!”胡伟大声叫了起来,对面山梁上有灯光亮起。王高明马上将照明灯调到“频闪”,灯光一明一灭,在旷野深山中格外醒目。突然,对面的灯光也闪烁起来,是“呼救”的灯语。 他们是求救110的失踪者吗?胡伟和王高明激动万分,连滚带爬冲上对面山梁。“你是王振宇吗?”正在翘首企盼的男子忙不迭地说:“是!是……”话未说完,两个彪形大汉一把抓住胡伟的手,像孩子一样哭了起来。他们两人便是打电话求救的东北探险者王振宇和郝开。


整理者:西安户外救援队     鲨鱼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7日

资料来源:西安户外救援队资料作者:崔晓波 卢志平 来源:宝鸡日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2:41: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24:老太烧香返回坠崖被困1夜

12月18日,一位70岁左右的老太太前往西安东郊肖家寨村东侧老洞庙里烧完香返回途中,不慎坠入半山腰被困一夜。昨日,接群众报警后,西安市公安、消防部门组织人力,将老人成功营救,据悉,老人没有生命危险。

一位70岁左右的老太太12月18日前往西安东郊肖家寨村东侧老洞庙里烧完香返回途中,不慎坠入旁边一个山崖的半中腰,被困在一处土坎上冻了一夜。12月19日早上,群众发现后立即报警,10名消防官兵冒着随时坠崖的生命危险,艰难的靠近老人后,将其固定在专用救生气囊内,崖顶多名营救人员拽着老人身上的安全绳,崖下10名官兵一步一步将老人安全抬到了悬崖顶部。

老太太烧香返回途中坠崖

昨天8时20分左右,家住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办事处肖家寨村一组村民金建学,来到村子东边比较偏僻的老洞庙上面的庄稼地里查看麦苗的长势情况时,突然听到旁边陡峭的槽状山崖半中腰酸枣树林里传来微弱的呻吟声。由于该处正在填埋天然气管道,数十米高的一侧崖身已经被开挖,土壤非常松软,稍不留神就会滑入崖底。考虑到自身安全,金建学绕到山崖对面的土坎上循声望去,山崖半中腰土坎上躺着一名老太太。

      金建学向老人喊道,“你咋躺在那个地方呢?”神智不太清楚的老人痛苦的说,“我被人背过来扔到这里了,我冷,我冷得很,腰也疼得受不了。”金建学又喊道,“你是哪里人?谁把你背过来扔到这里的?”老人答道,“我是灞桥区狄寨街道办事处狄寨村七组人,我也记不清谁把我背过来的。”金建学再次喊道,“你是狄寨村的人,咋跑到我们这里来了?啥时候来的?”老人说,“昨天(12月18日)到老洞庙烧完香往回走,不知道咋跑到这里来了。”问清楚大概情况后,金建学对老人说,“你躺着千万不要动,我赶紧找人来救你。”谁料,老人情绪有点激动地说,“你不要救我,我躺到这里舒坦着呢,就是冷得不行。”

群众报警 众人艰难营救

金建学返回到距老人所处山崖大约1.5公里外的村子里,将情况告诉给村民贾兴昌后,热心的贾兴昌立即叫了几名村民赶到现场准备对老人施救,但由于该处地形非常复杂,在没有安全把握的情况下,大伙先后几次尝试着靠近老人,都没有成功。11时许,贾兴昌果断拨打110报警。大约20分钟后,公安灞桥分局霸陵派出所4名民警赶到现场,但由于缺乏安全的营救设施,为防止营救老人过程中出现新的意外事故发生,民警通过分局指挥中心,立即向西安市公安消防支队求援。

13时许,消防支队接到指令后,迅速抽调特勤一中队、特勤二中队和消防八中队数十名官兵赶赴现场,同时通知了120急救中心。带领战士们最先赶到现场的消防八中队副中队长谢大鹏查看完地形后,将绳索绑在自己和另外两名战士腰上,正准备冒险从被开挖的崖身上下到崖底,然后再攀爬到被困老人所处的位置时,西安市公安消防支队战训科副科长袁国荣带领特勤一中队、特勤二中队官兵赶到现场。

接着,营救人员在袁国荣统一指挥下,谢大鹏带着9名消防官兵按照预先勘查好的路线,带着120急救人员携带的担架,小心翼翼的来到崖底,接着用腰斧砍掉靠近老人的沿途酸枣树,并在陡峭的崖壁上挖出台阶,艰难的来到老人身边。可老人不停地说自己的腰和腿疼得厉害。为避免施救过程当中坚硬的担架造成老人二次伤害,营救人员立即拿来躯体固定气囊,将老人抬到气囊内,抽调气体后,整个气囊就像一个盔甲一样牢牢将老人身体裹在一起。营救人员随后用绳索将老人的身体和气囊固定好,崖顶多名营救人员抓着绳子的另一端向上拽,10名官兵抬着老人,冒着生命危险,一步一步将其抬到崖顶。大伙给老人喝了点热水后,被120急救人员送往附近医院做后续治疗。14时20分,营救成功结束,老人没有生命危险。


整理者:西安户外救援队     鲨鱼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7日

资料来源:西安户外救援队资料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3#
发表于 2010-12-27 12:53:53 | 只看该作者

 

   户外安全第一。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4#
发表于 2010-12-27 12:56:23 | 只看该作者

你可以辞世,但是不要以这样方式!

作为亲人、朋友,我们不允许任何人这样离开!

只是去休闲游玩,结果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请大家珍惜生命,不要离开同伴的视线,不要心存侥幸,不要逞强好胜!

要小心谨慎!要有完备的装备!要敬畏自然!要尊重生命!

如果你真的热爱大山,你就好好的攀登,平安的回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5#
发表于 2010-12-27 15:18:06 | 只看该作者
    触目惊心!看到这么多的户外事故的发生,感受到了我们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我们没有能力制止事故发生,但是,我们每一个救援队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宣传预防户外风险事故发生的重要性,做好这一点,就尽可能避免和最少的发生事故。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6#
发表于 2010-12-27 15:49: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25 触摸冰晶顶 情感九月天

 

  九月冰晶顶

 

     九月是个丰收的季节,我们一行朝着朱雀国家森林公园进发。一路看到硕果累累;九月是个妩媚的季节,河流欢畅枝叶婆娑;九月是个快乐的季节,欢声笑语中我们走进朱雀森林公园。今天的目标——登级冰晶顶。大山敞开怀抱拥抱着我们。

       宣泄的河流,奇异的怪石,茂密的植被,出神入化的地理地貌,就地取材的石阶,朴拙入境的小桥,神奇的挂天瀑布还有那色彩艳丽的缆车远远望去就像流动的节日彩灯;气势磅礴的冰川遗迹石海,神奇的怪树林,姿态优美的落叶松,草甸上腰际间拂过的流云,站在草甸上,风很大,找一背风处坐下小憩简单填补一下肚子,虽是简单却也很丰盛。草甸上竖一牌子——请原路返回,到了这里,景点线路算是结束了。这里的高度已经到了海拔2600米,也就是说再往上走氧气会越来越稀薄,不注意会出现高反现象,我们是有备而来,这些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的目标穿过冰川遗迹登上冰晶顶。

      进入石海,全是冰川遗迹的大石头,一望无际。大家紧跟着奋力攀爬,迎面遇上一堆人老远就喊着你们队里有医生吗?问明情况原来是他们队里有人上臂脱臼。随队医务刘大姐赶紧打开急救包对他进行了紧急处理,做了固定。让他下山到医院再做复位。道谢声中我们继续向着目标进发

 

绝不放弃

      虽然艰辛但是总算是顺利登顶,欣赏着身边的美景,总怕漏了上去时没有注意到的好风光。下到石河处见我们几个人坐在路边休息。乐乐呵呵地凑上去,走到近前神经豁然绷紧,遇到有一登顶驴友不舒服了,坐在台阶上呕吐,旁边朋友都忙着出主意,了解了一下知道点头绪:这一朋友和几好友一起出来玩,朋友上到草甸就下去了,他一路跟着我们上了冰晶顶。下到石海处可能坐在风口着凉了,吃了块月饼喝了瓶凉水。走到这里开始胃难受,吐得很厉害,已经全身无力。想起驴头包里还有一瓶热水,赶紧打开背包让他喝点热水先暖暖,热水下去他说好受点了,就让别的驴友抓紧时间先走,我们留下照顾他。这时我们的队医刘大姐下来了,看了他的情形对他做了应急处理,时间一点一点流逝,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驴头让我先下,争取赶到缆车那里,让他们帮帮忙,把人用缆车送下去。留下他们三人我背起包急速下山,没有了先前欣赏风景的闲情逸致,一路不停一直奔到缆车处。先前下来的驴友都没有走,大家在这里等消息,怕有什么问题需要人帮忙。来不及和大家细说,我先找缆车处留下的值班人员,联系结果不乐观,他们早就下班,而且没有管理人员联系方式,我只有联系景区,结果是景区和缆车不是一个单位,他们各是各的。景区帮我找到缆车负责人电话。我打过去说明情况,他们让我稍等,一会回馈来的消息让人心凉透顶,缆车操作员已经离开景区回到市里。同时和他山下的朋友们取得联系说了一下上面的情况,让他们和家属取得联系。缆车五点半就下班,这时的时间是六点四十分,我已经下来了二十分钟。在联系缆车的当中我和驴头也电话联系上了,虽然信号很不好。但是也基本知道他们也在努力往下赶。我把目前面临的告诉了留下的几个驴友,大家赶紧分工,体力不好的、年纪大的让赶紧下山。年轻力壮身体素质好的都积极留下来看他们下来后具体情况再行决定,这样一分,留下来连我是六人,加上山上和病人一起一共就是九人。

      近七点他们下来了,基本是被驴头架下来的,刘大姐一人背着两个背包。一下到缆车这里的空地上,人立刻瘫软躺在了地上,当时人是手脚冰凉,脸色煞白,而且手出现了抽搐现象。风花雪月也是医生,他指导大家赶紧给他揉搓四肢,促进循环。几个人过来大家一起给他揉着手脚,揉搓中我从大家包上抽出几个坐垫,把他反过来垫在身下,躺在地上怕着凉。刘大姐带着针灸工具,在他身上施针。人意识清楚,但是状况很不好,甚至一度出现间歇失明,我们都很紧张。在这当中天色就慢慢的暗了下来,我们联系了景区救援队,他们召集人手带担架最快速度赶上来。同时联系了户县120急救车,他们也立刻出发在景区等我们。本想我们也慢慢往下去迎着他们,可是病人根本无法站立更别说行走。外面不行,山里晚上很凉,和值班人员沟通把人移到了屋里,借来一件棉大衣给人盖上,进屋后始终不停地换着人给他揉搓双手,他还是呕吐,胃里已经空空的没有东西了,吐的都是黏黏的胃液还有些褐红色的,估计是剧烈的呕吐把毛细血管伤了。病人神志清晰可是精神状态不好,种种迹象有出现高反的可能。我们一边给他揉搓一边宽慰他让他放心,告诉他救援队就要上来了,急救车就在山下等着。我们绝对会陪着他渡过难关。一切都会好的。

      山下车上已经集合了大部分驴友。大家和司机一起翘首期盼着我们赶紧下山好发车回家。通过手台和山下领队做了沟通,大致讲了我们这边遇到的情形,希望得到驴友们的理解,还好大家都很理解,并且有驴友提出上来帮忙,让人好感动。告诉他们已经有救援队上来了,表示感谢的同时希望大家不要擅自行动,已经是黑夜了,原地等待是最好的。山下两个领队负责安抚大家,山上我们等待救援。

      着急等待中时间过得那么慢,山下大队伍在等我们,我们在等救援人员。考虑到山下一车人在等待,经过商议:留下我和兴平人,其与刘大姐等人下山跟大家会合带领大家先回家。   

差不多快九点四个精壮队员带着担架到了我们这里。趁着他们稍作休息的空隙,我们把人移到担架上,驴头进山带着绳子,拿那绳子我把人绑在了担架上以防有闪失,毕竟是山路。想把值班人员的棉大衣带上可是人家不给,说那是公家的,我们提出出钱买下来都不行,真是郁闷。我把外套脱下来,虽然小点,但是反套在病人前臂上最起码护着前胸和胳膊。身上还套了个大塑料袋希望可以为他抵御些风寒。一切收拾停当,九点二十分我们开始出发下山。

      山路晚上不好走,特别是还抬着人。打开手电自己看见了可是晃的别人看不见,大家一起关了灯视觉在黑暗中慢慢适应,依稀看见山路。我打开灯走在最前面离开队伍一点距离,查看前方道路,发现那里路况不好好提前给个提示。走走歇歇速度很慢。

      阴天,漆黑的夜色笼罩着大山,呼呼的山风在耳边吹过。我们行进在山路上,山没有了白天的俊秀斑斓,黑森森无声的耸立在那里,也许是黑夜太安静了,水声很大,轰隆隆的在山间奔腾。风很大,头顶云随着疾驰而过的风滚动着,变化莫测。一阵风吹开了乌云顷刻间月光倾泻下来把周围照得亮如白昼。一路歇歇停停,我负责一路上安慰病人,常和他聊聊天让他放松情绪两个小时我们到了山下。救护车就在路口等着我们 。到了医院家属已经等在那里。进了急救室后医生们忙着给他做各种检查。这时看着他都感觉好多了,脸色好了很多,说话也不再那么有气无力,眼神也精神明亮了许多。看着他好转我的心情很好很开心。这时已经快一点了,在家属的感激致谢中我和驴头走出了医院,宽阔的马路,寂静的街道。身体很累,心情很好。我们和驴友一起相互协作共同坚持,终于是拨开云雾柳暗花明。

   病人状况良好与第二天就回到了家里。最后确定是高原反应,本身身体素质好,加上救援及时,所以幸无大碍。

    总结

    在海拔2600以上速度不可以太快,以匀速为好,不可以疾驰急停;尽量避开风口,本身氧气稀薄加上空气流动速度快氧气会更少;进餐后稍事休息再运动,且不可做剧烈运动,饭后身体血液氧气大多参与食物消化,此时运动会加剧大脑缺氧。

    感谢

    首先感谢留在山上助人为乐的热心驴友,他们分别是:完美开心、风雨同舟、新华字典、风花雪月、哈哈来吧、忘忧草。再感谢山下负责和大家沟通、安抚大家的领队,他们是凡尘、毛司令。

    最后感谢当天所有的驴友,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大家回家已是午夜可是没有人抱怨什么。在那一刻大家统一思想、坚持到底。发扬决不放弃任何一个的团队精神。

    对以上这些表示感谢!!!

此次冰晶顶事件参与人员:

脱臼:刘大姐(救援队队员) 哈哈来了(随行驴友) 风花雪月(随行驴友 医生)

高反:兴平人(救援队队员) 猫妖柠檬(救援队队员) 刘大姐(救援队队员)

 

整理者:西安户外救援队咸阳支队   猫妖柠檬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7日

资料来源:咸阳支队资料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2:38: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10:俩老汉当驴友秦岭山中迷路

老刘和老常是对老邻居,都已年过半百,二人相约一起“穿越”秦岭。

山中迷路 夜宿水库

7月13日早上,两人乘车来到秦岭脚下,到达天子峪口后,他们用随身携带的干粮充饥,短暂休息后,他们便开始下山,要不然,就赶不上最后一班回城里的公交车了。不过,在天子峪口转悠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二人发现自己找不到下山的路了。

天黑下来,二人没带照明设备,走到一个小水库时,无法再走,不得不决定在山里过上一夜。刘师傅回忆说:“地形不熟悉,我们不敢贸然探路,只好打电话报警,寻求救援。我们先分别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我们可能回不去了,紧接着就打了110。当时也不巧,刚报完警,手机就没电了……”

深夜营救 难觅踪迹

接到报警后,公安长安分局太乙宫派出所当晚值班民警倪旭建马上就坐不住了,山里气温很低,二人衣着单薄,且已经上了年纪,另外他们已经“弹尽粮绝”,随身携带的干粮和饮用水早已没了。想到这里,倪警官立马叫上几名同事,驱车前往石砭峪水库。

倪警官介绍说:“当时他们报警说,他们站在山梁上,可以看见高速公路和石砭峪水库,就这么一个信息。我们想了一下,前往石砭峪水库7公里的盘山公路上,站在任何一个山梁上都能看到公路和水库,这营救起来就比较麻烦了,因为无法确认他们的具体位置。”

几位民警一边走一边大声喊话,直到7月14日凌晨3时,民警都无法确定二人的准确位置。刘师傅回忆说:“我们当时能隐约听到对面路上的警笛声和呼喊声。我们也回应,但仅靠声音,警方不能确定我们的准确位置。”民警不得不返回派出所。

民警蜂农 联合营救

天亮后,民警再次赶往营救。这时,石砭峪水库东岸的一位蜂农发现了二人,在当地养蜂多年的强师傅刚起床,一走出屋子就隐约听见有人喊“救命”。强师傅把手拢在嘴边大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我们迷路了,都已经一天一夜了,也没有干粮了,请帮忙赶紧报警。”山上那边回答道。一听有人迷路下不了山,强师傅告诉他们呆在原地不要动,自己赶紧跑回屋子里拿起电话给太乙宫派出所报了警。

8时许,民警赶到了强师傅家,强师傅告诉民警两个迷路的人就在对面的山上。民警决定让强师傅做向导,带他们进山营救两位迷路的游客。从强师傅的家到那边迷路游客所在位置中间的路十分难走,有的地段甚至一边是山另一边是20多米深的悬崖,车开不进去,强师傅只好带着民警们徒步走过去。

9时40分许,距离两位“驴友”迷路已经整整过去14个小时后,强师傅和民警终于在一个小水坝边找到二人,他们正坐在水坝边上,样子十分狼狈,身上被树枝划伤,衣服也破了,不过精神还可以。民警赶紧上前把带的矿泉水递给他们,在原地休息了一会,然后在民警的搀扶下慢慢地往山下走。回到派出所,民警安排二人吃了一些食物后,将二人送上返回城里的公交车。

有两名驴友被困石砭峪内一处悬崖,一蜂农昨夜听到呼救,今早报案。西安户外救援队紧急启动救援程序,召集队员收集装备时,消息转来,人己由当地公安解救。 初步分析:两名驴友昨天进山,因山里雨非常大,怕有山洪,所以在夜间看不清地形的情况下,冒险往高处攀爬。天亮后发现地形险恶,不敢行动,由此被困。


整理者:蓝天老兵队     莫钊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5日

资料来源:三秦都市报记者 张亮 实习记者 王梅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2:38: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11:  一家三口深山游玩迷路两天两夜获救

钟女士是南京一所学校的老师,一家三口从南京开车送孩子来西安上大学,给孩子办完入学手续后,9月3日全家开车进秦岭游玩。今年50岁的钟女士,在来西安前曾在网上查询了秦岭高原草甸所在的位置。

9月3日上午11时入住长安区滦镇东佛沟农家乐园并询问了进山的路口,当时店老板告诉她上山下山路线及注意事项。因为当时急着进山,很多注意事项还是没有记清楚。

因为考虑到秦岭高原草甸仅需4-5个小时的时间,为了减轻负重,没有带过多的食物和饮用水,在当天就将所带东西吃得所剩无几,到了9月4日一整天才一人吃了一颗糖,9月 5日一人吃了一小包梅子。因为老公和儿子都不抽烟,迷路后连生火的东西都没有。

在发现迷路后一家人开始拼命地找出山的道路,结果越找路越远,天上下着雨,因对地形不熟那儿也不敢去。晚上一家人坐在大石头上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早上天一亮又开始找出路。

9月4日、5日,森林公安、保护区工作人员及当地向导均发现了钟女士一家的活动痕迹,但因为他们不停移动,致使营救机会一次次错失。

6日凌晨1时25分,救援人员将最后一名被困者抬出山。钟女士一家三口在深山迷路两天两夜,经过50多人的救援后成功获救。

营救的黄金时间是72小时,一旦错失时机将会非常危险,若发现迷路迹象最好选择原路返回。进山前不要怕麻烦,要带足食品和饮用水、药品、生火器材等,要合理分配食物和物品。如果发现迷路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坐在原地等待救援,因为当地向导一旦发现户外运动者没有在规定的时间返回,就会进山寻找。户外运动爱好者进山时,一定要告诉当地老乡或者向导自己准备去的位置,以及所需要的时间等,一旦超时未归可建议报警。


整理者:蓝天老兵队     莫钊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5日

资料来源:华商网-华商报记者 赵彬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2:38: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12:   携子登山痛失一双儿女

10月1日上午11时30分,王某开车带着24岁的女儿、11岁的儿子从公园景区大西沟前往冰晶顶(从此处可登至景区海拔3015米的冰晶顶),因雨雾天气,公园工作人员储某对其劝阻,但王某没听劝阻,留下通信方式后,带着女儿、儿子前往冰晶顶。当晚 6时,公园管理人员发现三人未返回停车场,便组织16名工作人员上山寻找。2日早上5时,公园再次会同涝峪派出所民警组织公园职工和当地群众27人分三路上山搜救。2日下午5时30分,王某在草甸营地请求一名游客拨打了“110”。

当晚7时王某被救下山。根据王某提供的其子女所在位置,公园和涝峪派出所再次组织31人搜救。

3日早上仍未找到其子女踪迹,5时30分,公园和王某所在的医院组织职工、当事人亲属、八里坪群众30人同王某一起上山搜救,仍未见其子女。

3日中午1时,搜救人员对途经的太平林场东浪峪搜索,发现了已死亡的姐弟俩。

朱雀森林公园主任关志杰表示,发现姐弟俩的地方海拔至少2700米,当时,姐姐仰面躺在石头上,十几米外弟弟右倾卧在石头窝里,眼睛还睁着。该处已出了景区范围,山上最冷时气温为三四度,据景区分析,姐弟俩可能是死于冻饿惊吓等多种原因。“他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到了没人去的地方”。

事发后,朱雀森林公园景区大西沟停车场,王某的车还停放在那里,大西沟原始便道入口处有两块告示牌:阴雨雾雪,禁止上冰晶顶;游冰晶顶的游客上午11时后禁止攀登。事故发生后,不宜登冰晶顶时,景区由此前的劝阻改为坚决制止游客上山。

西安市户外救援队队长表示,医生和子女迷路后,最好的做法是,那位医生父亲不离开原地,和子女在一起,选择背风相对保暖的地方保持体力,用树枝等物将子女骨折部位固定好,同时点三堆火利用烟雾求救报警,最好找些湿柴烟雾较大,因为秦岭里有防火哨,防火哨看到烟,会快速查看。

西安户外救援队的电台频率已覆盖秦岭,频率是146.500M。山里手机基本上没信号,建议登山者带上电台,一旦发生意外可以呼救。进入秋冬季,野外迷路,最容易发生失温,因此,要保持人体核心脏器尽可能不失温,比如寻找背风地蜷缩,保持衣物的干爽,尽量不裸露皮肤,在寻找避难场所的时候别忘记做好求救信号。


整理者:蓝天老兵队     莫钊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5日

资料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耿彦红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2:38: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13:  50岁驴友下山落在了后面心里一慌一脚踩空

10月4日,50岁的王女士和驴友一行63人到位于周至县集贤镇的大曲沟爬山。驴友们在山沟内相继分散开后,王女士和其他3名驴友继续向人迹罕至的深处爬去。中午1时许,下山时,50岁的王女士落在了后面,喊叫后,前面的人却没有回应,心里一慌就一脚踩空了,滚下山崖,爬了几步就爬不动了,脚和肩膀痛得难受。

驴友们约定下午5时在大曲沟口集合后统一返回,但等到晚7时也没有王女士的踪影,随即报警。接警后,周至县有关领导迅速组织民警和当地群众共200多人,分成10个小组连夜进入大曲沟进行拉网式搜寻,同时安排120急救车等候在大曲沟口随时准备应急。

1月5日上午9时30分,搜救人员才在距离大曲沟10多公里的山沟里,发现了王女士。随后,王女士被众人抬出山沟,送往周至县人民医院做全面检查。经检查,王女士只是左脚背骨折、右肩部扭伤和遭受惊吓。


整理者:蓝天老兵队     莫钊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5日

资料来源:华商网-华商报记者 杨小刚 通讯员 楚亚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16 92V.ORG  陕ICP备13010018号-1 陕西省曙光应急救援协会
©2016 92v.org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