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335|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全醒示] 2010年陕西地区户外事故统计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7 01:4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陕西救援案例

 

案例1: 鳌山搜寻女驴友至今仍无消息

元旦期间,省内外约有6、7支队伍上鳌山进行登山活动。其中西安一户外运动俱乐部的一名女队员失踪,搜救活动已全面展开。 这名失踪队员约4-50岁,身体强健。素有“强驴”之称。一向喜欢跑在队伍最前面。领队虽多次强调要集体行动,禁止单独离队太远,但该队员还是觉得队伍行进太慢,独自遥遥领先。元月2日早晨几支穿越的队伍陆续起程向导航架进发。此女队员很快将自己的队伍甩下而去。因这一天要行进的路程较远,还要翻几座石海(第四季冰川遗迹),加上大雪覆盖,根本没有明显路径,极易迷失方向。而上百名登山者体力相差较大,因此队伍拉的很长。到晚8点多大部分队员才陆续赶到宿营点。此时天已完全黑透,风很大。所有人都已筋疲力尽。领队清点人数,发现少一个人。而其他队伍也有缺人的。当时那种情况下大家分析认为未到的队员可能在其他地方宿营了。元月3日早上,领队查遍所有队伍,均未发现失踪的女队员。因为当时还有一支一日游的队伍在2日当天已从苗圃方向下山,还有一支汉中的队伍反方向行进,所以领队不能判断这名女队员是否跟其他队伍下山了。只有安排自己的队伍先按原计划从塘口村下山再说。领队独自用最快速度下到了塘口村,手机有了信号。马上拨打电话联系。而失踪女队员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一日游的队伍和汉中的队伍也称未见此人。中午所有登山者陆续下山,领队问遍所有领队和登山者,未果。其他队失踪者都已找到。据最后见过该失踪者的驴友回忆,2日中午曾在导航架见过这名女队员独自一人坐着,之后便再没人见过。  

3下午6时,确认该女队员失踪。当时她身上只背了一个小登山包,内装一个“天石”超轻睡袋,一个抓绒睡袋,少量路餐。 3日晚上接到领队电话说有人走失,西安的驴友和户外协会负责人连夜出动按照领队发来的电话和单位信息寻找家属和单位,协会要求要求领队及时报警,又协调当地政府以及宝鸡户外运动协会、太白县户外运动协会尽快安排当地村民帮助搜寻。户外俱乐部的员工此时赶到失踪者的单位与保卫部的领导开始沟通,让赶往出事者单位的人员直接到体育场和其他人汇合等候单位领导过来协商。晚10点半失踪者单位保卫处处长带人赶到体育场。经协商他们马上返回单位寻找失踪者家人电话并通知前来。后家属找到连夜从华县来到西安。协会也调来救援面包车一辆等候救援。凌晨时分太尉、姜老师、牦牛、秦岭名蛇、小喜子5人等一群兄弟带着家属和单位领导一道分乘两辆车赶赴太白救援。4日早太白县人民政府给协会打来电话说尽最大努力搜救。已经排出警力全力配合搜救。5点与领队在塘口村春明家会和。大脚、太尉、牦牛、小喜子、姜老师及5名背夫从23公里处上山,秦岭名蛇和5名背夫从塘口村上山,展开救援。计划中午在导航架汇合。 到今天中午,从太白县人民政府和前方救援指挥部得到的消息,失踪人员还未找到。在今晨时分,指挥部又调集三批人员上山寻找。太白县户外协会的副会长吉祥也亲自带队员上山寻找救援,目前还在山中无法联系。西安户外救援队也在今天下午2点又派出包括途夫、鲨鱼、落云、沙湖在内的10人的救援队伍增援。宝鸡市户外运动协会也派出3名特别熟悉鳌山的强驴今天晚上与西安的增援队伍在太白汇合共同开展救援。

1月7日,太白县政府请求驻地部队派出的60余名驻县官兵,会同咸阳户外运动协会8名工作人员和当地4名向导再次组成搜救小组,从部队营房出发,在大贯子东沟和王家河展开搜救。另外,由西安户外救援队、太白县户外运动爱好者、当地向导等10余人组成的另一组救援队,沿青峰峡方向展开搜救。截至目前,依然没有杨某的确切消息,搜救工作仍在全力以赴进行。

   据了解,此次徒步穿越鳌山的活动,由西安“大脚丫”户外运动俱乐部组织,一行共13人。2009年12月31日,这支队伍从西安出发,当日抵达太白县境内。在未向该县相关部门登记备案的情况下,元月1日早上自行组织徒步南北穿越鳌山,1月3日晚,该队返回太白县塘口村,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称有人员走失。

   7日晚晚21:30,记者从太白县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山中遭遇大雪,能见度不足3米,山上大规模搜救行动暂时取消,当地政府组织群众依然在沿山各出口搜寻。


整理者:西安户外救援队     鲨鱼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7日

资料来源:西安户外救援队资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7 12:35:54编辑过]

l0MnynmF.rar

199.46 KB, 下载次数: 8

2010年陕西地区户外事故统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2:36: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2:  1月17日1:62岁驴友进山

史师傅等三人于17日下午2时许从长安区卧佛寺出发登山,62岁的史师傅因之前有登山经验,走得快,两名同伴落在后面。大约1个小时后,两名同伴发现史师傅的外套,并听见他在前面喊“往左边走,往左边走……”之后,两人再未听到史师傅的声音。

下午4时许,两同伴出山,他俩以为史师傅已提早回家,但回家后并未见人,手机也关机了。家属立即报警。滦镇派出所民警连夜寻找无果。

18日下午,包括王彩凤在内的4名队员接到警方电话后,立即进山与警方共同再次搜救。然而,直到19日下午3时许,仍未发现史师傅踪迹。

据王彩凤介绍,史师傅失踪时,虽然丢掉了外套,“但还穿着保暖的衣服,食物和水也较充足”。王彩凤说,至今仍有生还的希望,而失踪地属于浅山,遇到野兽的可能微乎其微。救援人员最担心史师傅跌落山崖后受重伤,“尤其是手机一直不通,呼喊也没有任何回应”。王彩凤分析,“这很可怕,因为被困者即使受伤,也会打开手机,或者听到呼喊后回应我们”。目前,搜救仍在继续。而史师傅的失踪,与其脱离队伍单独行动有一定关系,“这是户外运动的大忌”,王彩凤说。

19日晚9时左右记者获悉,武警和消防部门也投入了搜救,史师傅仍然没有消息。搜救工作将继续。3天寻找,仍未等到奇迹的发生。

20日上午,搜救史师傅的队伍已扩大到30余人,民警、消防队员和陕西省山地救援队队员将史师傅计划攀登的路线几乎找了个遍,即使派上了搜救犬,也仍未发现他的下落。经过分析,大家将搜救重点放到史师傅丢弃衣服的周围,“人肯定在衣服的不远处。”陕西省山地救援队队长陈铮说。

20日1时40分,大家在距离衣服西北方向20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处悬崖,“从上面看,悬崖里是茂密的灌木,一点都看不清人的影子。”陈铮说,但大家还是顺着坡下到悬崖底。

20日下午1时40分,失踪已3天的史师傅的遗体在15米深的悬崖下茂密的灌木丛里被发现。“他是蜷着身子的,背包还在身上,里面的水和食物还没来得及打开。”陈铮说,其手机已因电量耗尽关机。得知父亲失踪后,史师傅的女儿19日从北京返回西安,但昨日赶到出事地点时,等到的只是父亲冰冷的身体。据救援人员了解,对这条出事路线,史师傅很了解,一年内走过多次。陈铮等人分析,出事时,“他很有可能是脱掉外套在附近上厕所,不小心跌落的。”对此,陈铮表示,因四季不同,山路的路况也会随之变化,尤其是冬季,当树叶大面积掉落后,天气一冷,“地上的叶子和叶子之间就容易积水或结霜,看似平坦,其实很滑,叶子大面积覆盖也有一定的欺骗性。”救援人员同时分析,史师傅跌落后,并未当场死亡,“如果出事时身边有同伴一起,肯定会及时求救,他生还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因为跌落的地方不是非常深。”而62岁的史师傅还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史。因此,陈铮再次提醒各位驴友,户外运动莫单独或脱离队伍行动,“同伴不仅能在一起游玩,遇到险情更能相互鼓励、帮助,共同走出困境。”


整理者:蓝天老兵队     莫钊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5日

资料来源:新浪网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2:36: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3:  6旬老人进山10日未归 近百驴友搜索2天无果

4月10日,63岁的夏师傅和往常一样,早上6点便等在了208公交站,打算去沣峪口山区散步,因为只想转转就回来,所以他仅准备了够一天吃的食物。但令家人没想到的是,这一去竟然杳无音信。

   六旬老人进山10日未归

   本报于14日夏师傅失踪4天时便对这起登山爱好者失踪事件进行了报道,经过近一周的寻找搜救,仍然没有任何结果,西安户外救援队陈队长无奈地宣布搜救工作结束,而夏先生一家人也不得不把搜寻希望转移到夏师傅回家的路上。

   夏师傅的大儿子夏先生告诉记者,10日早上10点多时,他让儿子给父亲打去电话,告诉他等他晚上回来吃火锅。夏师傅在电话里很高兴,连声说要他们等自己回来一起吃饭。下午4点,夏先生接到了远在榆林弟弟家的母亲电话,得知夏师傅的手机已经关机,而夏先生并没在意,“我觉得手机电池没电关机很正常,谁都有忘记充电的时候。”夏先生说。晚上7点,夏师傅还是没有回来,夏先生认为可能是他太累,回来就直接休息了,于是就开始吃饭,仅仅10分钟后,夏先生便觉察出了异样:“父亲从来没这么反常啊,就算太累了要休息,按照他以往的习惯也会给自己打个电话说一声。”于是,心有疑问的他立即赶往夏师傅的房子……

   已在红庙坡派出所报案

  11日一早,夏先生便在红庙坡派出所报了案,紧接着,收容站、养老院、亲戚朋友家……一家人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找。

   当晚8点,弟弟和母亲乘火车匆匆赶了回来,母亲回来后透露,她曾经问过夏师傅的出游路线,得知他每个周末都是乘坐208到钟楼,并换乘215到长安区政府,最后乘坐游9到北豆角下车进山。

   寻找工作转移到了长安区政府至北豆角站。12日早,小儿子的爱人在西安本地有关驴友的论坛发出了《急寻登山走失老父,叩请相助》的帖子。帖子一发出便引起了西安驴友团队的注意,一位版主立在回复中建议他及时与户外救援队联系。

   夏家人一边发帖子一边找报纸刊登寻人信息,并印制了上千份寻人启事,从长安区政府开始,沿途张贴发放,还沿着夏师傅乘车的路线向进山的地方行进,沿途走访了每一个村子,但12日和13日两天过去了,夏师傅依然没任何消息。

   确定夏师傅最后通话处

   15日,夏师傅依然没有任何消息。救援队成员,西安某户外领队落云等不及了,决定先期对子午峪等可能的峪口进行踩点。几乎与此同时,救援队也启用了手机定位系统,查出夏师傅与家人最后一次通话地点是通讯学院基站,“查出通话基站定位也只能起到缩小搜索区的作用。”救援队陈先生说。

   16日下午搜寻出现转机

   转机出现在16日下午。夏师傅所住小区附近的生意人杜女士从报纸上得知了夏师傅失踪的事情。杜女士记得10日早6点,有一位老人和自己一起乘坐208路车,由于上车时杜女士和那位老人有过谦让及短暂的你问我答式的交谈,而且两人换乘同样的线路,并一起在北豆角下车,所以对他印象特别深。在确认了这个小区的确有老人失踪后,杜女士找到了夏先生,看到夏师傅的照片她当即就肯定:“我敢肯定就是他。”

   17日夏先生全家进山

   在杜女士的陪同下,17日一大早,夏先生一家便带着寻人启事在208站前守候,希望能找到10日与夏师傅一同上山的人,刘老一家人就这样被找到。刘老一家几乎每个周六都要爬山,他们称,10日下车后夏师傅与他们一直走到金仙观,也正是在金仙观,夏师傅淡出了刘老一家人的视线,也从其他山友的眼中消失了。

   夏先生一家一面把这一情况通知给户外救援队,一面向金仙观的道士、附近的村民打听夏师傅的下落。从金仙观上山有两个分岔口,一条向东通往小五台,另一条向西到达白石峪。返回的话,夏师傅完全可以向西前往白石峪,然后向北走到秦岭野生动物园出山,在起点站乘坐游9下山,这条线是最安全的,刚好适合老人徒步锻炼,而且这样算下来用不了5个小时就可以走出来。

   近百驴友搜索两天无果

   17日早上6:30,西安户外救援队出动4辆越野车,近100名专业户外人士,带着1000多份寻人启事沿所有夏师傅可能涉及的路线搜寻。救援队兵分五路,在一人多高的草丛里寻找有关夏师傅的蛛丝马迹。参与救援的陈先生说,按照对一个老人的估计,夏师傅的活动范围最多在15公里内,而救援队梳子般搜索的范围却扩大了3倍多,以至于最后一路人回到家已经11点多钟了,但没有找到夏师傅的一点蛛丝马迹。经验丰富的陈先生说:“如果夏师傅还在山上的话,生还的可能已经不大了。”

   为了保险起见,救援队18日又派出了一支队伍搜索17日没有到达的区域,但还是连夏师傅的一点踪迹都没有。19日早上,夏先生一家人也最终放弃了在山上的寻找。“在山上没有找到有用的信息。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夏先生说:“起码,父亲没有在山上出事。现在我们一家人已经将注意力和搜寻希望转移到父亲回家的路途上了。”

附:西安户外救援队报告:

搜索线路:

小五台_尖山_黄土梁_碌碡坪

北豆角_金仙观_电线杆_基站_白石峪

北豆角_金仙观_鸭峪

北豆角_金仙观_抱龙峪

枣岭_碌碡坪_黄土梁_黄峪寺

小五台_抱龙峪

情况简介:

 失踪者夏先生4月10日早上从家中出发,乘坐公交车在长安区政府门口与其他游人临时结伴爬山。(具体哪个山不清楚)。曾与10点左右和孙子打过电话,说好晚上等他回来一起吃饭。之后就失去联系。手机关机。

11日得到有人失踪的消息后,乔木、落云和家属取得了联系,了解了初步情况并通知家属报警。4月14日救援队正式得到家属授权,救援队第一梯队人员开始待命。15日落云前期对子午峪等可能的峪口进行了踩点。4月16日下午得到家属信息,称有人见过失踪者坐公交车从北豆角村站下车。救援队队委紧急召开会议,确定15日早晨行动。

行动内容:一、在省体户外出游队伍发车地点散发寻人启示和户外安全手册,扩大信息收集范围;二、各队出发后,搜救组分成四组出动执行搜救任务。

15日早6:30搜救组在省体集结,车辆组出动越野车四辆,执行人员运送和通讯保障的任务。7:00~9:00,搜救组共发放《户外安全手册》和寻人启示一千五百余份。9:00开始,沿:一、小五台_尖山_黄土梁_碌碡坪(乔木、陈老师带队);二、北豆角_金仙观_电线杆_基站_白石峪:三、北豆角_金仙观_鸭峪(落云带队);四、枣岭_碌碡坪_黄土梁_黄峪寺(秦川、鲨鱼带队);五、金仙观_黄峪寺_敬业寺(喜子哥)进行搜索,并沿途发放寻人启示和户外安全手册。收集到两条信息:一、大胡子领队似曾见过此人往某处穿越;二、碌碡坪村民似曾在两天前见过此人往黄峪寺方向;经分析,均被排除。

17:00各搜救组结束当天搜救,在子午大道南口集结后,和家属开了碰头会,通报了当天的搜救情况。家属介绍了两个新情况:一、确认了失踪者确实在北豆角站下的车,有一同行的女士在车上还和老夏有过交谈;二、有同行上山的驴友最后在金仙观见过失踪者;经分析,还有两条线路游人较少,有可能被失踪者选择。经秦川,乔木两位队长确认,在天黑之前,立即启动第二轮救援,分两路对:北豆角_金仙观_抱龙峪;小五台_抱龙峪进行搜索,20:00左右,两支队伍和车辆组在抱龙峪会合,没有发现特别线索。

17日搜救行动结束。


整理者:西安户外救援队     鲨鱼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7日

资料来源:西安户外救援队资料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2:36: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4: 开“病车”载驴友酿惨剧

本应对自己所驾驶的公车进行维修和保养,张成荣却经不住妻子的软磨硬泡,违反相关规定,驾驶存在安全隐患的“依维柯”客车,载着19名临时凑到一起的 “驴友”,前往西安市长安区大峪口游玩。

5月3日,游览完大峪水库的美景后,张成荣开着车,沿着长安区引(镇)大(峪)公路下山返回途中,行至五里庙村慈善桥头转弯时,因车速过快、刹车失灵,撞向一辆停放在路边的本田雅阁小轿车和一块广告牌后,直接撞断路边护栏冲出山道,坠入深达5米的河道之中,车轮 “四脚朝天”,车厢严重变形,造成车内乘坐的1名男游客和3名女游客当场死亡,其余16人不同程度受伤,车辆报废。

经审查,张成荣明知车辆存在安全隐患,仍心存侥幸上路行驶,且超载超速,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最终造成特大恶性交通事故,情节特别恶劣,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

根据该案的特点,办案检察官提醒到,时下,自助游日渐流行,但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目前尚无明确法律法规对民间自发组织的户外自助游活动作出专门的规范,也没有对参与者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作出界定。为防止在自助游过程中发生纠纷或其他意外,游客最好通过签订合同或协议的方式,来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矛盾,在进入未经开发的旅游资源区域前要向相关部门先行报告备案。


整理者:蓝天老兵队     莫钊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5日

资料来源:三秦都市报(西安)  闫亚飞董思贤 记者 张亮实习生 成雯清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2:37: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5:单身驴友小峪失踪,半年后找到一堆尸骨

5月10日,一驴友在独自穿越秦岭小峪河至翠华山时走失,先后有近百名驴友和村民在秦岭山中搜寻了四天,足迹遍及20多条路线,仍然毫无结果,搜救行动被迫告一段落。

5旬老驴友失踪数百人搜救四天

51岁的张师傅是东郊火炬路某厂职工,10日早晨6时许,他独自前往长安区小峪河登山。下午4点多,张师傅的女儿给父亲打电话,发现父亲的手机始终处于关机状态。直到11日早晨7时许,张师傅还没有回家,家人连忙报警,同时向西安户外救援队打电话求助。当天上午,西安市多名登山爱好者开始向雁翔路上的西安户外救援队队部集中。 11日下午3点多,救援队员赶到长安区小峪河村,当地派出所和小峪河村也组织12名村民当向导,制定搜救方案后向秦岭深处前进。下午5时许,他们来到了柳金坪岔路口,随后兵分5路开始从这里穿越。但直到翠华山滑雪场,救援队都未发现任何可疑情况。 5月12日,救援队又在小峪—嘉午台方向搜索了一天,但无功而返。转机似乎在大雨滂沱的13日中午出现了,三个山民告诉救援队,10日早11点在大峪水库上游5公里附近见过失踪的张师傅,张师傅向他们问过路。救援队急忙向山民指向的方向直奔大峪。在那里,队员分为三组,详细询问大峪内沿线山民,希望能得到张师傅的线索。五里庙一村民告诉救援队,曾在9点到10点间与张师傅交谈过,张师傅还问他大峪向南的路。十里庙农家乐一老板也对救援队说张师傅曾打听过西翠华的路。半庙子村民又在12点到13点间见张师傅往甘花溪方向走了一个小时又返回。可惜的是,救援队对莲花洞和西翠华方向展开搜索后仍一无所获。“值得注意的是,那天搜索时发现大峪沿路出现多处塌方。”鲨鱼说。14日,大峪村陈书记又召集当地7名山民,加上救援队及家属共20人在人头山找了一天,结果仍然令人失望。

2010年12月23日08:48三秦都市报

     51岁“驴友”张师傅今年5月中旬穿越秦岭小峪河至翠华山时失踪,随即,由民警、救援队和当地村民共30多人组成的搜寻队展开搜救,不过,长时间搜寻没有结果。本月19日,3名“驴友”途经此山,在一处百米悬崖下发现一具尸骨,随即向警方报案。

5个小时后发现遇难者

在下一处五六米高的悬崖时,救援队队员种王红绑起绳索,大家徒手顺着绳索而下,不少人双手因强大摩擦而火辣的疼,一位民警因此将左手扭伤,此外还有一位民警因重心控制不稳,头部撞在岩石上而肿起。

近15时许,也就是大部队行走5个多小时后,救援队队员关停找到一具尸骨,通过尸骨旁边背包内的酒杯、砍刀、灶具等物品,张师傅的同事认定,此具尸骨就是张师傅。“这肯定是他,我以前还用这酒杯和他喝过酒。”该同事说。与此同时,民警排除他杀可能。

尸骨交到家属手中

处理完相关事宜后,大部队开始返回,不过天色渐黑,下山难度更大。在用绳索下了连续两处10多米高的悬崖后,寒冷的黑夜来临。

在一处悬崖上,大家战战兢兢聚在一起,试图用电话向山下的民警求救,但所有人的电话一直处于无信号状态。经过多次探路,大家终于找到一条可以下山的路。终于在22时30分许,在救援队队员的带领下,大部队行进近13个小时后成功返回山底,将张师傅的尸骨及遗物交到家属手中。

附:西安救援队报告

搜索线路:

小峪_碳岔沟_翠华山

小峪_端西沟_岔沟1_甘湫池_翠华山

小峪_端西沟_岔沟2_甘湫池_翠华山

小峪_寺沟_轩辕寺_小峪

小峪_寨沟_西翠华_小峪

小峪_十八槽_小峪

小峪_营盘_牛背梁_花门楼

小峪_营盘_陈家沟

小峪_嘉五台

小峪_寨沟_小草沟_莲花洞_小峪

石砭峪熊沟_嘉五台_西岔(翠华山)

大峪_十里庙_狮子茅棚_大峪

大峪_西翠华_大峪

大峪_莲花洞_龙洞_大峪

大峪_狮子茅棚_白道峪_嘉五台

大峪_仙鱼沟_大峪

大峪_马里观沟_大峪

大峪_甘花溪_大峪

大峪_人头山_扯袍峪

扯袍峪_人头山_大峪

大峪河_大峪水库

情况简介:

张先生,51岁。视力良好,体力状况好,吸烟。属于风雨无阻驴友。无电台。出行时带背包55L,有水袋,单人一天给养,有刀具,灶具,手电等装备。5月10日早6:00出发,坐公交车(917路)到小峪,单人穿小峪~翠华山(据说是旁边的路。具体哪个山不清楚)。之后手机一直关机,失去联系。

特征:穿军绿色速干衣裤,白帽子,棕色登山鞋。小平头,肤色较黑,身高1.72M体型较胖,75KG。背灰色背包(有红色配色)。

11日早七点整,救援队接到报警电话(15929939193),得知有人失踪,初步了解情况后通知家属报警。随即启动救援程序。08:04分,救援队论坛上发布紧急通知,召集第一梯队队员待命。9:30分,家属到总部给救援队正式授权,毒药对事件情况做了详细的记录。同时,通知队员集结。11点,救援队对外发布了协助搜集信息的公告。13点队员集结完毕,由副队长秦川带队,分乘多辆越野车前往大峪。下午4点45分救援队和当地山民共20多人,分成三组沿三条不同路线从小峪向翠华山搜索,晚8点40分到达翠华山滑雪场,未发现任何可疑情况。因晚上山里有熊出没,搜救工作暂停,第二点的搜救重点放在嘉五台方向。

5月12日早8点,副队长乔木带队,救援队又兵发小峪。达到小峪后,接合当地群众,分成六组,对小峪_寨沟_西翠华_小峪;小峪_十八槽_小峪;小峪_营盘_牛背梁_花门楼;小峪_营盘_陈家沟;小峪_嘉五台;小峪_寨沟_小草沟_莲花洞_小峪;进行了详细搜索,直到晚上7点,也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下午,失踪人员家属带的一条警犬对轩辕寺方向的峪口表现异常,于是加派一个小队对小峪_寺沟_轩辕寺_小峪进行了排查,小队到达轩辕寺山顶后,没有发现任何迹象,但是与其他几支队伍进行了无线电通联,互通了最新情况。下午途夫队长和秦川副队长进山,在小峪村长家建立了前方指挥部,各队于18点左右陆续返回,都没有发现失踪人员痕迹。救援队对各条线路和线索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前指开会决定连夜沿翠华山向石砭峪方向搜索,选出几名体力好有经验的队员,铺上的、金达莱、小山东、虫子4人组成搜救组,A98、毒药、鲨鱼做通讯和车辆保障,其他人先返回西安休息,准备第二天的行动。小分队七人19:40到达出发地点,最后沿石砭峪熊沟_嘉五台_西岔(翠华山)进行了完全穿越,10点35分穿越成功,仍没有发现任何迹象。至此,小峪沿线的所有线路都进行了排查,搜救行动陷入了僵局。在和家属商量后,因失踪者单人出行,目的地信息来源不准确,所以救援行动重点转向信息收集。

13日中午,得到最新消息:三个山民10日早上11点在大峪水库上游5公里附近见过失踪的老张,老张还向他们问路。(消息来源于110;提供者:1327921959马)秘书组立即通知待命的队员1点集结。由秘书组鲨鱼带队,直奔大峪,落实消息并展开搜索。到大峪后,队员分为三组,对大峪内沿线山民进行了详细的询问,获得了大量信息。(赵师五里庙村民: 9~10点交谈过,问大峪向南的路;李师十里庙农家乐老板:9~10点交谈过,问西翠华的路;金师、朱师半庙子村民:12~13点交谈过,见过失踪者往甘花溪方向上了一个小时左右,又返回了。)经分析汇总,失踪者的行迹变得比较明显,救援队立即冒着大雨,对最有可能的莲花洞和西翠华方向展开搜索。排查了大峪_十里庙_狮子茅棚_大峪;大峪_西翠华_大峪;大峪_莲花洞_龙洞_大峪;大峪_仙鱼沟_大峪四条线路。到晚上19点20分,各队返回,依然没有发现迹象。经过讨论,人头山成为重点搜索目标。因为失踪己接近72小时,救援队决定连夜上山,但是,由于人头山路况复杂,在雨中根本无法攀登,迫不得己只好改在14日进行。出山时,大峪沿路出现多处塌方,所幸没有把路完全封死。

14日8点,救援队再次行动,由乔木副队长带队,在人头山口,建立前指。通过大峪村陈书记,召集了当地七名山民,共20人,分四组,对马里观沟;狮子茅棚_白道峪_嘉五台;大峪河_大峪水库;大峪_人头山_扯袍峪进行搜索。10点30分,途夫、秦川、明艳、笛子老魏、飞虹进山增援,按扯袍峪_人头山_大峪这条重点线路进行反穿搜索。14点左右,三队人马在人头山顶汇合,很遗憾,仍然没有发现。18点20分,所有队员下撤到前指,搜救行动告一段落。

总结:这次行动,历时四天,对小峪,大峪内的所有沟道、山梁进行了摸排和搜索,均没有发现失踪者的任何踪迹。


整理者:西安户外救援队     鲨鱼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7日

资料来源:西安户外救援队资料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2:37: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6;十里长峡突发驴友受伤事件

2010年6月5日 周六

事发地点:东涝峪蚂蝗沟(十里长峡)

2010年6月5日,按照计划我俱乐部(咸阳完美假期户外)一行60余人在我和我俱乐部3名领队的带领下前往位于户县的东涝峪从八里坪至十里长峡徒步登山。当日下午17.00分按照计划我俱乐部全体队员安全出山于停车处休息,准备乘车返回; 17.30分,遇到西安某户外俱乐部一名女性领队下山来求救(该俱乐部由此线穿越的队员中有一驴友在离东涝峪出口约13里之山中严重摔伤);经了解,该伤员为男性,约55岁,系过河时因湿滑向后跌倒后脑碰在石头上,当即昏迷并伴有呕吐以及头部出血现象(陪伴伤员的还有该俱乐部领队以及队员数人,但由于当时伤势严重,临时扎制担架后,抬着伤员因道路狭窄湿滑不能及时转运出山救治)故派出1名领队先行下山求救; 17.40分,因事发突然,我在向该俱乐部来求救的领队表明自己救援队员的身份后,当即电话联系了西安户外救援队总部请求技术支援,乔队在电话中详细询问了伤员的伤势后向我详细交代了伤员在现场救治以及转运中的注意事项,还有现场救援的步骤;并要求我随时保持联系,及时通报现场情况(因伤者处没有留对讲机,我没能进一步提供现场的更多情况)。按照总部的指导,我们首先组织向120、110报警,随后联络山民参加营救,并通过110从他处借来担架、从山民处借来被子,从驴友中收集了头灯和手电,准备了食物和水; 此期间我安排我俱乐部一名领队带我俱乐部两台车以及队员先行返回;事发俱乐部同时清点了下山的人数,留下一辆车和数名队员原地待命,组织其他人员先行返回;除过我以外我俱乐部留下二名经验丰富的领队会同一名驴友志愿者以及事发俱乐部5名队员,准备等120抵达后上山展开营救; 18.05分,120到位,初步了解了伤员的伤势后,准备了相应的药品装箱;随后我俱乐部二名领队、一名志愿者、事发俱乐部四名队员和120一名医生携急救箱、对讲机、头灯等先行上山营救; 18.20分,联络到6名山民携带担架等和事发俱乐部1名领队上山参与营救。我独自一人留在山下,携对讲机负责各方的协调联络。 19.25分,第一批抵达山上的营救人员传来消息,伤员经过长时间休息后,已经苏醒,并可以离开担架独自慢行,正在下山的途中。 20.05分,伤员以及众多参与营救的人员全部下到山下(伤员系在救援人员的保护下自行徒步下山),随后伤员被120送往户县医院救治; 20.10分,救援活动结束,随后全体参与救援的人员安全返回。

总结:  

1、该俱乐部在事发后没有为陪伴伤员左右的留守人员留下对讲机,使山下接到求救后,不能及时了解山上伤员的具体情况。

2、虽然我个人经过了山地户外指导员培训,但在应对突发事件,进行组织营救中严重缺乏组织经验、现场救治技能(幸亏及时向救援队寻求了支援)。  

3、当地山民对组织救援行动多少有一些消极对待,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才能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整理者:西安户外救援队     鲨鱼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7日

资料来源:西安户外救援队资料 作者:博杨完美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2:37: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7: 两名驴友被困秦岭峭壁西安消防绝壁救援

8月10日14时48分,西安消防长安中队接到报警称,有探险的“驴友”在秦岭敬业寺附近探险时,被困山上无法下山。接到报警后,长安消防中队官兵迅速带上必要的救援设备前往出事地点准备营救。

在前往事发地点途中,指挥员首先联系事发地辖区派出所的民警,在民警的带领下与15时30分到达“驴友”被困地点,由于陡峭的崖壁上杂草丛生,根本看不清被困的2名人员,他们所处的位置距离地面约 500米 ,且周围全是陡峭的崖壁。在仔细查看地形及现场情况后,由 4名战士组成营救队开始上山救援。由于被困驴友所处地坡陡山险,荆棘丛生,没有道路,稍有不慎就会滑落山崖,使得上山营救显特别的困难。

参加营救的队员不畏艰险,艰难地向人员被困地点爬行,经过营救队员1个多小时的探路终于靠近被困“驴友”。2名“驴友”都出现了体能不支、心理焦虑和恐惧等状况,这给救援带来很大困难。为保证安全,4个战士们两名一组前后保护被困者下山,最终将被困人员从崖壁上解救下来。历经2个多小时的救援行动宣告结束,2名被困人员成功脱险。


整理者:蓝天老兵队     莫钊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5日

资料来源:中国消防在线。陕西消防总队 | 作者: 贾盛佳 刘良芬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2:37: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8:  13名游客1名向导山中迷路 50人凌晨大搜救

7月29日,阎良一家培训学校组织40人到翠华山游玩,其中人员主要是老年钢琴培训班和少儿夏令营的成员。

30日早晨7时30分,这批游客中13人组队在当地找了一位村民做向导,从翠华山滑雪场开始上山,穿越草甸,再从翳芳湲景区出山,全程约40公里。按约定,他们应在下午三四点钟返回到水湫池村小吃一条街。然而到了晚上10时以后,他们还没有下山。在山下等待的同行游客于晚上10时20分拨打110报警。

随后,包括太乙宫派出所民警、翠华山旅游公司工作人员、西安户外救援队队员、太乙宫街办干部以及熟悉山上地形的水湫池村的村民等共50多名救援人员于晚上11时集结。31日凌晨零时许,救援人员兵分两路进山,半环形向草甸方向搜寻。由于山里没有信号,搜救人员在山里架设临时中继台,通过对讲机相互联系。

迷路的13名游客中,有一位带队老师,有一对60多岁的夫妇,还有8个女孩2个男孩,向导是当地村民。他们每人所带的食物都不多,也没有照明设备。

凌晨2时40分许,救援人员在距离翳芳湲约5公里处找到了正往山下走的游客。当时,他们所带的食物和水已经没有了,孩子们又困又累,带队老师的脚也扭伤了。搜救人员连忙拿出准备好的食物和水,给他们补充体力。向导和游客在山里迷路,把路走错了,直到后来才找到下山的路。

   “见到孩子们时,他们已经走不动了,救援人员有的抱,有的背,才把他们安全送到了翳芳湲口。这时山下的救援人员也开车赶到这里,孩子们上车后,有的累的睡着了,到达临时住处时,睡着的孩子叫都叫不醒。

民警提醒,从翠华山滑雪场穿越草甸,再从翳芳湲景区出山,全程约40公里。这条穿越线路必须要有一定的户外登山经验,而且还要在当地有经验向导带领下才能走。

参于救援的西安户外救援队队员名单:峻岭、A98、老怕、农夫、游骑兵、雪峰、山里人、明艳、乔木、杨华、面条。


整理者:蓝天老兵队     莫钊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5日

资料来源:西部网记者黄亚平 实习生赵季萍 南新雷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2:37: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9:10名游客被困秦岭 8名救援人员连夜上山成功营救

7月24日,西安城区还下着细雨,东郊一家幼儿园组织的“登山队”四男六女共10名成员乘坐两辆小轿车,如约向长安南五台驶去。12时许,雨过天晴后,他们又驾车赶往子午峪,背着登山器材从金仙观进山,正式展开了他们的登山计划。或许是由于雨后的山中风景格外迷人,他们不知不觉走进了一条杂草丛生的山道上。虽然山体坡度较大,随处可见悬崖峭壁,但由于沿途一人多高的草丛里到处丢弃着饮料瓶、食品袋等垃圾,他们坚信这条路此前一定有人走过,遂放心大胆地向前方走去。

19时许,他们穿越山中层层“屏障”,来到一座山顶时,发现山路完全消失在荆棘丛中,本打算原路返回,可面对70度的陡坡路,考虑到下山途中的安全,最终选择了继续向前走,谁料,走进前方的树林后,彻底分不清东西南北。20时许,来到一个山体坡度超过70度、一侧是悬崖的半山腰时,意识到完全迷路了。这时,天渐渐黑了下来,本来已经放晴的天又下起了小雨,不远处的树林里时不时的传来“嗷,嗷”的野兽叫声,所有人携带的食品只剩下3包方便面和 1000毫升的水。但为了求生,他们不停呼喊。

12小时艰难救援10名被困“驴友”顺利下山

20时50分一名姓兰的“驴友”拿出手机,通过卫星定位,发现他们所处的位置位于北纬34.0173度,东经108.8738度,海拔为1053米,遂尝试拨打110报警。西安市公安长安分局子午镇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即在电脑上通过卫星地图确定这10名“驴友”准确位置,发现其被困在小掌山的半山腰,遂向分局进行了汇报,同时与陕西省山地救援队取得联系,请求对方派出专业队员前来救援。接到汇报后,公安长安分局要求子午派出所和滦镇派出所抽调民警连夜展开搜寻、营救。

22时30分陕西省山地救援队派出王刚、种王宏和女队员王彩凤急赴子午派出所与民警会合。考虑到山中环境复杂,子午派出所民警找到辖区七里坪村主任张随记做向导。

3时15分由2个派出所抽调的4名民警和3名专业救援队员在张随记带领下,向山上走去。在行进了将近三个小时的山路时,救援人员终于在“路”上发现了疑似是被困“驴友”遗留下来的杏核和烟头,根据其新鲜程度,判断被困人员应该就在前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救援队员走到一个岔路口,发现一条小路上有脚印,遂顺着脚印继续寻找。

7月25日3时10分救援人员来到了小掌山顶,他们通过喊声向被困人员发出信号,接着,在前方的半山腰传来被困人员回应的喊声。

4时30分救援人员终于见到了“藏”在一个悬崖边4棵大树下的被困人员。由于原路返回已不可能,向导张随记带着大家从西北方下山,沿途面对一个长约50米,一边是悬崖,坡度达80多度的陡坡时,救援队将救援绳绑在树身上,大伙抓着绳子,8名救援人员连同4名被困的男游客,每两个人负责一名女游客的安全,坐着慢慢向下滑行。这段路程是整个救援过程中最艰难的一段,短短 50多米,用去了整整一个半小时。这时,天已经慢慢亮了,被救的“驴友”们发现自己身旁的悬崖时,腿开始发抖了,最后在救援队员的搀扶下,于8时30分顺利到达安全地带。

10时30分所有被困“驴友”成功被营救到山下,在路边一家“农家乐”吃饭。

●直击救援凯旋共同回忆惊险夜晚

与被困人员一同下山的救援人员全身到处沾满泥泞,几乎每个人的胳膊上都留有被划伤的血痕,民警杨芃的脚踝受轻伤。向导张随记右腿几乎动弹不得,王刚等3名专业登山队员虽然身体素质非常好,但已经疲惫不堪,象征性地向10名被困人员告别后,乘车向西安返回。

10时50分,3名“驴友”在“农家乐”里草草吃完饭,顺势倒在凳子上呼呼大睡起来。当记者向一名女“驴友”了解被困和成功获救的情况时,对方竟然说:“不说了,不说了,这件事,我们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我们现在很安全,至于是否向营救人员表示感谢,这是我们自己的事。”这家农家乐的老板听完后说:“你们这些人连一点良心都没有,人家8名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连夜上山营救你们,你们却连自己被救的经过都不给记者说。”

随后,另外一名姓余的女“驴友”主动跑过来说,他们都没有登山经验,多数人仅爬过两次山。在这次爬山过程中,当意识到彻底迷失方向时,四名男 “驴友”在陡坡上,拿出登山绳在四棵树上来回缠绕,围出一个酷似拳击擂台的围栏,大伙躲在里面动都不敢动。7月25日凌晨1点多的时候,大伙都快要绝望了,想哭又不敢哭。这名“驴友”指着趴在桌边熟睡的一名小女孩说:“在我们当中,这名12岁的女孩显得非常坚强,不哭也不闹,在随后的下山途中,孩子一路坚持着走到了山下。”

●专业登山队员提醒雨季不要盲目登山

陕西省登山协会副秘书长、陕西省山地救援队队长陈铮说,最近进入多雨季节,希望“驴友”在登山时关注天气预报。登山前一定要计划好上山和下山时间。在“穿越”时对不熟的路段一定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建议各位驴友上山前准备专业的登山装备,尤其是登山鞋,一旦遇上难走的路段或下山时,专业的登山鞋能提供安全的保证。在登上山之后,不论情况如何,过了下午3点就不能再向前攀登,必须返回山下,否则很难在天黑之前下山。一旦发现迷路,一定要有先自救的意识,用手机或者手表确定所在位置,报警时尽量能提供准确的方位,以便救援人员搜救。在报警后,呆在原地不要离开,保持体力和饱满的精神状态,等待救援。

11时30分,记者离开子午街道办事处子午西村时,沿途随处可见正在上山的游客。据当时群众讲,从早上8时许开始已经有人上山,截至目前,总人数在200人以上。


整理者:蓝天老兵队     莫钊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5日

资料来源:三秦都市报记者 李永利 实习生 张域源 杨琼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2:41: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22:六旬美国老人猝倒礼泉昭陵半山驴友山民合力救援

(2010-7-4)中午时分,唐太宗昭陵景区内,陡峭的山坡,一六旬外国游客猝然晕倒,呼吸越来越微弱,随行其他外国友人焦急如焚,现场人工起搏、人工呼吸急救。随后,120医护人员、景区工作人员、山上山下素不相识的游客们,大家齐心急救援…… “快,将人平着抬下山去!”话音刚落,20多位游客、村民及120急救人员一起搭手,将昏迷的外国友人抬上担架。这是昨日中午12时30分,发生在礼泉县境内唐太宗昭陵山上的紧急一幕。   

带外国朋友旅游出意外   

“这个外国朋友和我们一起来的。”张先生说,昨日上午10时许,他带领他们公司的合作伙伴、4名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朋友,来到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昭陵旅游。  “我们一起登山的……都上去了,没想到,下来时帕特(音,Pat)突然晕倒了……”张先生对当时的情景描述道。   

“我……我不行……走不动了……”张先生讲述着帕特发病时说的话。昨日上午11时30分,一起下山时,随行的62岁的美国弗吉尼亚州高级工程师帕特艰难地对张先生和同伴们说。   

随后,张先生等人扶着帕特坐下来,尽管休息了很长时间,但帕特却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还在半山腰的他一下子平躺在地,大口吸着气,嘴唇开始失去红润……因山上手机无信号,张先生一路奔跑下山求救。而其他随行的3名外国友人照顾帕特并给他不断进行人工呼吸和人工起搏。   

摩托车队驴友上山帮忙   

“快!有个外国朋友晕倒在山上啦……”中午12时左右,昭陵门口停车场员工冯光明听到张先生的话,赶紧将情况告诉了昭陵景区管委会副主任侯磊。   

侯磊当即骑上摩托车到1公里外的昭陵乡高尧村寻找医生,但该村诊所医生年近70岁,不能上山。   

此时,来自西安市阎良区翼神摩托车俱乐部的6名驴友刚好进景区大门旅游。领队赵轶赶紧带领队员跑向山上帮忙。刚跑上半山腰,听说120急救车赶来,队员们又跑下山,帮着120急救人员扛着氧气瓶和担架跑上山。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游客和当地村民听到这个消息后,主动上山加入救援队伍……   

恰巧,华商报社记者和员工曹慧等人办事途经昭陵景区,看见半山的一幕,便跟着跑上半山腰,参加救援。  

素不相识人一起抬担架   

中午12时20分,救援的人们陆续赶到帕特晕倒的半山腰,与帕特同行的外国游客不停地为帕特做着人工起搏及人工呼吸,礼泉县人民医院急救人员用听诊器查了帕特的脏器状况。  

经医生初步诊断,帕特脉搏和心跳十分微弱,必须赶快送医院抢救。此时,不管是上山的,还是下山的,许多素不相识的人自觉加入到抬担架的队伍。从昭陵北司马门遗址平整的祭坛到出事的半山,大约有六七百米的山路,坡度几乎是五六十度,山陡路滑,而且随处是大坑和石块。担架下山几乎是一步一步挪动,每到险要处,有人扎起马步,伸出手臂,为抬着担架的人们搭起“扶手”。而遇到深沟时,担架前边的人便会背过身往后倒,保持平衡,也有人专门用手扶着未来得及固定在担架上的外国患者……抬担架的另外两名外国朋友对众人不断竖起大拇指。   

担架后面,两名满头大汗的小伙接力扛着氧气瓶,保证帕特输氧正常。  

中午12时43分,担架安全下山。12时46分,担架抬上120急救车。一分钟后,120急救车疾驰而去。   

昨晚9时,记者从礼泉县人民医院获悉,因抢救无效,62岁的美国工程师帕特先生不幸离开人世……


整理者:西安户外救援队     鲨鱼

整理时间:2010年12月27日

资料来源:西安户外救援队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16 92V.ORG  陕ICP备13010018号-1 陕西省曙光应急救援协会
©2016 92v.org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