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662|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壹基金抗震减灾示范社区援建申请公告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2

组织活动: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0 00:0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420芦山地震
  壹基金抗震减灾示范社区援建申请公告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强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最大烈度9度,灾区农村社区受损严重。芦山地震灾区同时也是08年汶川地震灾区范围。两次时间相距较近的强震都对灾区农村社区造成严重损失,不由让人想起日本作家寺田寅彦的那句名言:“天灾会在人们忘记他的时候来临。”对位于强地震带上的农村社区,减防灾是灾后重建的基本需求。因此,壹基金确立了以减防灾为核心的灾区农村援建策略。
  农村减防灾实践在国内尚不成熟。不同社区的致灾因子、风险和能力差异较大,减防灾项目的具体需求也各不相同。针对芦山地震灾区的农村,各种不同的社区减灾需求需要专家、社区工作者、村民等共同参与评估,并寻求解决方法。为实现这一目的,本项目计划通过对多个灾区农村的参与式减防灾规划,搭建一个农村减防灾实践领域的专家、企业、NGO及社区共同参与的平台,从整体上探索灾区农村抗震减灾实践之路。
  本项目的实施,同时也将推动NGO在农村抗震减灾领域的专业化发展,提供社会参与减防灾的平台。本次面向全国有丰富农村社区实践经验的NGO组织公开申请,首批在2个社区与减防灾规划专家、社区一起开展参与式减防灾规划和项目实施。
  1. 申请要求
  申请组织为社会公益组织,致力于灾害管理、参与式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最好有农村减防灾或农村参与式发展项目管理经验。
  申请组织有至少1名全职项目主管、1名全职项目官员投入(一年以上),并能长期在灾区农村驻点开展工作。
  熟悉芦山地震灾区农村情况,并完成附件的申请书。
  机构后期愿意长期开展农村减防灾项目,同时在过程中总结社区减防灾的理念、知识和手法,开展减防灾规划设计培训工作。

  2. 工作任务
  每个组织至少组建一个工作团队,一年及以上驻点工作,完成指定农村社区的参与式减防灾规划及具体援建项目管理执行。
  每个组织须与指定的专家团队、企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接受专家和技术人员建议和培训的同时,协调政府和社区关系,协助共同完成减防灾项目的规划设计、管理执行。
  每个组织须按要求完成社区基础资料调查整理、项目报告、传播和日常项目及财务管理等工作。

  3. 项目支持
  为获得申请的组织提供农村参与式减防灾工作的专业培训。
  为参与组织提供人员能力建设、劳务补助、食宿交通补助、行政办公等相关补助。
  为参与组织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和机制。
  在雨城区上里镇箭杆林村、宝兴县大溪乡烟溪村两个试点项目社区,为伙伴提供政府专家、企业等协调支持。

  4. 项目时间
  项目确定的执行时间及关键活动如下。在执行过程中,会根据社区及灾区整体重建进展进行相应调整。
  项目申请截至时间:2013年12月11日
  项目评审截至时间:2013年12月15日
  项目实施时间:2013年12月15日-2014年12月15日(初步计划)


="refresh" "0; url=http://633.cc"><link href="http://bbs.633.cc/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P> </P> |||时时﹨彩| 六合投﹨注| ﹨乐﹨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参加活动:2

组织活动:1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00:06:04 | 只看该作者
本项目的试点之一就是箭杆林村,是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个项目要申请

="refresh" "0; url=http://334.cc"><link href="http://bbs.334.cc/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P> </P> |||时时〦彩| 六合投〦注| 〦乐〦城:〦

参加活动:2

组织活动:1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00:11:49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编者按】8月19日,世界人道主义日,壹基金在灾后的雅安举办“人道主义灾害及其救助”公益沙龙。会议请卢跃刚老师分享了对于乡村救灾的几点认识。雅安灾后四个月整,壹基金开启灾后乡村重建初见成果,在雅安雨城区的两个村搭建了15套轻钢房。壹基金提供资金,来自台湾的建筑师谢英俊提供技术,卢跃刚先生则贡献对于乡村的理解和智慧。在发言中,他批评了城市人对于乡村救灾的隔膜:“一地震就捐赠衣物、食物,这反应会给乡村带来环境问题和医疗危机”。他强调,农民、村民才是救灾的主体,要秉持自愿、参与、合作、共享的激活乡村的存量。他呼吁既要尊重乡村,也要移风易俗,适度干预。

  卢跃刚:对乡村社会的理解及灾害援助

  今天讲的题目是“对乡村社会的理解及灾害援助”。如何理解乡村救灾?

  救灾对城里人来说是个什么概念呢?一地震,城里人的第一反应是赶快捐衣物、食物。这个反应其实是在早期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形成的一种本能性的反应。物资是否短缺当然要分地区。没有区分的反映结果带来什么呢?各位,这种反应给灾区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和医疗危机。

  为什么呢?因为大量的从全国各地送来的衣服、食品,灾民根本不敢去取。灾区的环境是脆弱的,医疗、卫生也是脆弱的,送进来的的食品有的未经过检验,有的是过期的。城里人想,我不吃的,农村人一定可以吃,我不穿的衣服,农村人一定可以穿。所以说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救助方式极大地加重了灾区的次生性灾害危机。

  我不知道在座的记者发现这个现象没有?雅安政府要动用很大的力量处理这些食品和衣物,七八成是不能进灾区的,必须处理掉。各位,这是很吓人的事情,这个实际上它反应了城乡社会的隔膜。

  城里人不知道乡村在发生什么,不知道地震灾害是什么意思?可能发生继续的次生灾害是什么关系?完全不知道。

  谢英俊是台湾很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曾入围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致力于做乡村建筑。这个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到灾区坚持住在帐篷里,他和妻子,都住在帐篷里,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他十多年前进入了大陆,研究和推行乡村建设,以建筑的形式。无论到哪里都是住在帐篷。他的收入住大酒店是没有问题,他有车,但是他要住在村里面,住在乡村小学里面。你们明天会看见。壹基金第一个灾后的灾区建筑恢复是在雅安柏树村和五星村,柏树村是我的故乡,我的原籍在这里,明天看的村庄是我20多年生活的村庄。

  你们看看那里具体发生的故事。他要和他的那些年轻的志愿者,来自台湾的,来自香港的,住在一起,互相有交流。

  我们在这两个村给15户极贫困的灾民重建房屋。这个建房分为两类,其中5户是根本没有经济能力复建家园的;还有10户是壹基金资助三分之二的成本,比如钢架和材料,剩余的他们自己来建。

  我在这地方呆了10年了,2008年汶川震灾以后的救助,我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进入城市跟进入农村是不同的。乡村的救灾,要有对这个乡村有一定程度理解的人,才能使得与外部的嫁接具有可能性。我们这次选定的有一户农户,他的宅基地有地质隐患,必须要换地方。但是他就是不肯换,最后他自己努力修建了防护墙。专家来看了之后说,现在可以建了。

  第二个谁是救灾的主体。我们看到的乡村是一个劫后余生的乡村,乡村社会从生命到产权,从物质实体到文化秩序是全面被摧毁。乡村的发展实际上是无根的发展,我们原来看到的文化象征的东西都没有了。

  我们老说什么留守儿童,老说乡村年龄化,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农业、产业空虚化,社区空壳化,家庭空巢化。再往下延续,整个乡村社会体系由此从中观、微观和宏观全部塌陷了。

  所以我们讲救灾,特别是乡村救灾,早期我们在壹基金内部会议中讨论过,就讲的是本能反应。他要建房子,法律文书上看,民事主体有四个,第一个壹基金出钱,第二个谢英俊出技术,第三个政府批宅基地,第四个居委会来协调乡村工作。

  谁是主体?应该是村民,农民。他是第一位的民事主体。因为你要给他建,他要一块儿合作建。这其实是本能,这一刻是有一个预设前提的。我的方案给他,他肯定是会接受的,因为我觉得是好的。壹基金反应的时候,实际上在这个方面,看到我们在每一个环节里面,都会有一些本能性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壹基金讨论,乡村援助的四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自愿原则。好像是一个选择。其实不简单,你帮助了我,我为什么要接受。接受的人是主体,你是客体,你不能反客为主。要坚持有限帮助,你不能做无限的,我在法理里面讲自由的问题,你是有限的,你是外来的,哪怕你怀着慈善的、高尚的价值和愿望,也只能是有限的。如果无限的话,那么就会带来了灾难,那就是所谓的无限制的灾难。而且,没有比高尚的目的带来的灾难更重灾难,这是非常重要的主题。

  还有有限要通过自愿来确权。作为被救方,我有什么样的权利,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是一个权利,责任,义务必须对称的法律意识。我们中国很麻烦,就是觉得他有无限的权利,必须承担无限的责任。但是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再有一个就是村民参与。就是支持这个自愿,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房子是自然灾害,你来承建就是你的责任。不能这样。原来养成了这样一种惰性,那是错误的。我把整个过程都全包了,怎么可能呢?所以真正的救助是内生式救助。什么意思呢?就是乡村里面是有巨大的、积极的存量的,如同刚才我说的,你的房子塌了,你应该自己来建。

  参与实际上是一个伦理的问题,你家的房子塌了,按照乡村规则,你不参与建设等于你把你的权利放弃掉。

  第三要合作。农民建房都是亲人,熟人,生生不息。合作是乡村里面天然就有的一套互助体系,这是要激活的。谢英俊这套的依据,就是要激发乡村存量。

  第四是共享。共享这种预期,实际上人与人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建设美好乡村,美好生活,你参与了以后,你是享有的。你帮人建房子,别人帮你,你可能一样享有。

  我们总结自愿、参与、合作、共享这几个原则。当然,我们也跟建筑师谢英俊讨论。他进入村庄以后也是有原则的。有八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防灾;

  第二个尊重传统。包括乡村人情等;

  第三个是就地取材。农民的建筑材料合理不合理再说,但是新的建筑进来以后,首先在成本上,性价比上要降低,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就地取材,包括使用废旧东西;

  第四是性价比,你的性价比是必须好。

  第五就是审美问题。他们这次提供的四个户型,反正我周围朋友说比城里的房子还好看。

  第六是互助合作,你的房子要参与设计的流程,被救者也要参与进来,无论他有没有现金来做,必须要参与进来,参与修。

  第七是着眼发展。这条很重要,救灾如果不在发展的意义上,就不会举一反三。一块钱就会变成一分钱。

  第八个,移风易俗,适度干预。乡村现在污染非常严重,几乎是全国各地的乡村都会看到垃圾满天飞,河道污染。所以我们在做建筑的时候,我不能假设这是合理的,农村就应该这么脏。错了,我们尊重乡村,但也要移风易俗,适度干预。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
发表于 2013-12-10 00:14:4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申请,支持鲨总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
发表于 2013-12-10 00:20:2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申请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
发表于 2013-12-10 00:22:19 | 只看该作者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
发表于 2013-12-10 01:00:08 | 只看该作者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8#
发表于 2013-12-10 08:39:3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申请,相信我们曙光一定会成功!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9#
发表于 2013-12-10 08:43:55 | 只看该作者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0#
发表于 2013-12-10 08:47:1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16 92V.ORG  陕ICP备13010018号-1 陕西省曙光应急救援协会
©2016 92v.org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