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0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上救护小常识--水域救援学习资料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27 00:41: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商洛低调 于 2016-11-27 00:50 编辑

水上救护小常识
水上救护主要包括自我救护、间接救护和直接救护三种救护形式。应提倡游泳者自我救护能力的培养和自我救护意识的增强。
()自我救护是指水中遇到意外险情而进行的自我保护措施。   
1.抽筋 在水中自我解救抽筋部位的方法,主要是拉长抽筋的肌肉,使收缩的肌肉松弛并伸展。常发生的部位有大腿、小腿、手指、脚趾、腹肌抽筋,自救通常采用如下方法:
  (1)大腿小腿或脚趾抽筋 保持镇静,先吸一口气仰浮在水面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同时用力拉向身体,并用同侧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2)手指抽筋 将手握拳,随后用力张开,反复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3)胃部抽筋 先吸口气,仰浮水中,迅速弯曲两大腿,向胸部靠近,双手抱膝,随即向前伸直,要保持身体平衡,动作要自然。   
  2.被长藤植物缠住 可采取仰卧姿势进行解脱,再从原路游出。     
3.被旋涡吸住 可平卧水面,从旋涡外沿全速游出。  
4.头晕游泳时产生头晕的原因有初学游泳者,下水后心跳加快,头晕眼花,耳道进水,血液重新分配和空腹游泳。出现头晕现象后要镇静,要坚持锻炼,逐渐熟悉水性,下水前应适当补充能量,这样就可以克服头晕现象。     
5 呛水是水从鼻孔或口腔吸人呼吸道,很危险,呛水时,应保持镇定,在水中多练呼吸动作。   
6.耳中进水 在水中可用吸引法。将头偏向有水一侧,用手掌紧压有水的耳朵,闭气,快速提起手掌,反复几次即可3也可在岸上将头偏 向有水一侧,手扯耳朵,原地单足连跳几次即可。
() 间接救护是救护者利用救生器材,对较清醒的溺水者施行救护的一种技术。救生器材包括救生圈、竹竿、木板、轮胎、泡沫块、绳子等。   
1.救生圈 最好在救生圈上系好绳子,当发现溺水者时,可将救生圈掷给溺水者,溺水者得到救生圈后,将他拖到岸边。   
2.竹竿   溺水者离岸较近,可把竹竿给溺水者,等溺水者抓住竹竿后将其拖至岸边。
3.绳子 救护者手握绳子一端,将盘起来系一漂浮物的另一端掷在溺水者前方,待溺水者握住绳子后,将其拖上岸。   
4.木板  木板在水中漂浮,可作为救生器材,溺水者可借助木板浮力,摆脱危境。
()直接救护  直接救护是救护者不借助任何救生器材,徒手对溺水者施救的一种方法。施行直接救护时,溺水者应处在昏迷状态,自身没有能力进行自我救护,或接受间接救护。直接救护可分为入水前观察、入水、接近溺者、水中解脱、拖运、上岸、岸上急救等过程。   
1.入水前的观察 救护人员在人水前应观察好溺水者的被淹地点、浮沉情况,要辨别溺水者是昏迷下沉,还是在水中挣扎,要明确溺水者与自己的方位,选择与溺水者最近点下水。     
2.入水 发现溺水情况后,从岸边跳入水中准备救护的过程,称为入水。在熟悉的水域或游泳池,可采用鱼跃式出发动作,直接潜入水,加快速度,争取时间。在不熟悉的水域,可采用“八一”式入水动作。当身体接近水面时,两腿夹水,手臂迅速压水。   
3.游近溺水者在静水中,救护人员可以直接游向溺水者;溺水者落在急流的江河中,救护人员应从溺水者斜前方入水施救。     
4.水中解脱 水中解脱是救护者在接近或寻找溺水者时被溺水者抱住后施行解脱,并进行有效控制溺水者的一项专门技术。解脱方法 通常有虎口解脱法、托肘解脱法、推扭解脱法、扳指解脱法和外撑解脱法。     
5.拖运是指救护者采用侧泳或反蛙泳进行水上运送溺水者的一项技术。救护者和被救者口、鼻要露出水面,保证双方的正常呼吸。当救护者完全控制溺者后,首先使溺者的口鼻露出水面,用一手托起溺者的背部成水平仰浮状态,然后采用托颚法、挟胸法、托腋法等拖带方法。   
6.上岸 遇到处于昏迷状态的溺水者,先将其拖运到岸边,然后再将他弄上岸以便抢救。   
7.岸上急救  将溺水者救上岸以后,首先要观察溺水者的病状,然后再决定如何急救。轻度溺水者,可让其吐水,保暖、休息。对昏迷、呼吸微弱或窒息者要做心脏按压或人工呼吸,同时要打电话叫救护车。     (1)人工呼吸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心脏如果还在跳动,应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在进行人工呼吸前,要先清除溺水者口鼻内污物,设法张开溺水者口腔,有活动假牙要取出,以免掉入气管内,造成呼吸道不通畅。解开溺水者衣、带进行控水,呼吸道中水排出后,方能进行人工呼吸。控水的方法是:救护者一腿跪着,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着溺水者的头,使溺水者的脸向下,另一手压溺水者背部,把水排出。排出水后,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使溺水者仰卧,救护者在溺水者身边,用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子,另一手托着溺水者的下颌,深吸一口气,然后进行嘴对嘴吹气2(有条件时可在溺水者嘴上垫一层薄纱布),吹完一口气后,离开溺水者的嘴,同时松开捏鼻子的手,要反复进行,吹气频率每分钟约1220次。     (2)心脏按压   如果溺水者心跳和呼吸已停止,应将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结合起来进行:先口对口吹气2次,再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然后再吹气2次,如此反复进行,每5个周期后观察一次溺水者心跳和呼吸是否恢复(用手摸颈动脉、用耳贴近溺水者口鼻听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此方法用在溺水者无心跳或心跳极微弱时。具体做法是让溺水者仰卧,救护者跪在溺水者身边,将一只手掌根置于溺水者的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的正中线上,另一只手掌放在它上面,使两手掌重叠交叉在一起,两臂伸直,借助身体的重力,平稳有力地向下垂直加压,向下的压力要集中在手掌根部,使成人溺水者胸骨下陷45厘米(5--133厘米,4岁以下2厘米),然后放松,有节奏地连续进行,成人每分钟80100次,小孩90100次为宜。
附                                            
如何救溺水者,水上救生常识
游泳救生工作的基本原则: 1)岸上救生优于水中救生;  2)器械救生优于徒手救生; 3)团队救生优于个人救生; 4)先救有意识后救无意识;
接近技术:是救生员及时靠近并有效控制溺水者的一项专门技术。背面(1-2m急停)、侧面、正面(3m急停下潜至髋部以下) 以下是一些下水施救的常识:
1】下水前应准备一块结实足够长的长条布(衣服、裤子、毛巾)
或救生圈;不拿这些东西下水救人,救人者死亡率反而更高。
2】当溺水者在水面漂浮时,施救者应迅速向水中抛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在溺水者抓不及处,将布或毛巾,或救生圈递过去,让溺水者
抓住一头,自己抓住另一头拖着溺水者上岸;让他抓住这些器具不致下沉,
或递给溺水者木棍、绳索等拉他脱险。
切记:不会游泳者不可直接下水救人。
3】如必须用手去救,且溺水者十分张皇失措,则应从背接近溺水者,从背后把溺水者牢牢抓住,抓住溺水者的下巴,使溺水者仰面,使溺水者的靠近自己的头,并用力用肘夹住溺水者的肩膀。
安慰溺水者,尽量让溺水者情绪稳定; 采取仰泳的方式将溺水者拖回岸;
若溺水者不省人事,可用手抓住溺水者的下巴,游回岸边。【4】如果决定下水救人,尽量不要让溺水者缠上身。避免与溺水者正面接触。如在游向溺水者时,与溺水者正面相遇,必须立刻采用仰泳迅速后退;直接下水救护时,如果溺水者尚未昏迷,施救者要特别防止被他抓、
抱。不要从正面接近溺水者,而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扭转他的髋部使其背对自己; 从后面或侧面托住溺
水者的腋窝或下巴使其呼吸,并用反蛙泳或侧泳将其拖带上岸。
5】溺水者往往张皇失措,会死命抓住一切能够得到的东西,包括拯救者。因此,只要有其他方法将溺水者拉倒岸上,就不要下水
去施救。当然,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以施救者有能力的前提下,下水施救。没有受过救生训练的施救者下水之前应该有思想准备,此时的溺水者的本能反应,可能使施救力不从心,最终救人不成反而陪上性命。
救人后应立即 清除其口鼻污物
救起溺水者后,应该立即清除其口鼻中泥沙污物,把舌头拉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获救者仍然有心跳、呼吸,可以把其摆成俯卧姿势,垫高腹部,使其头部在低位,然后按压背部,排出肺部和胃部里的积水。具体做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救护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后压其背部,使胃及肺内的水倒出。如果落水者呼吸、心跳停止,则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如口对口呼吸、气管插管、吸氧等。经过上述抢救后,必须立即送医院继续进行复苏后的治疗。
                              水域救援---低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
发表于 2016-11-27 08:55:17 | 只看该作者
有几点需商榷的地方:1、溺水作心肺复苏术,先是5次吹气,然后按照30:2作心肺复苏抢救;2、按压时要求深度成人为5-6cm(或者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深度),幼儿深度以胸廓前后径1/3为度,频率100--120次/分;3、不是在现场抢救后再送医院,而是在下水救人时,同时另外的人打急救电话,救上岸后,在急救人员未到达现场前行现场救护(心肺复苏),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后,应由专业急救人员进行处置;救上岸后若现场有专业救护人员,应直接由医务人员进行处置。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10:00: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看在网上都没个定论,说什么的都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16 92V.ORG  陕ICP备13010018号-1 陕西省曙光应急救援协会
©2016 92v.org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